一、空调
空调即空气调节,包括调节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二、空调原理
内机(蒸发器)、外机(冷凝器)、压缩机、铜管、四通阀等
三、空调分类
1、家用分体空调:空调的标值方法KFRd-25GW/BP
K:空调F:风冷 R:热泵(单冷机无)d:电辅助(无标示不带电辅助)
25:100W(冷量)G:挂机(立柜式为L,暗藏风管机为N,嵌入机为Q)
W:外机 BP:变频空调(无为普通定频空调)
2、家用中央空调:一拖一风管机、多联机、户式水机
3、商用中央空调:一拖一(PA机,3HP以上柜机、嵌入机、风管机)、VRV多联机、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
4、大型中央空调: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水冷螺杆机组、水冷离心机组、溴化锂机组、水地源热泵等。
四、制冷单位
1、参数解释:单相220V,三相380V,频率50HZ,
2、变频的含意
3、制冷量:W
4、电功率:W
5、单位换算:1KW=860kca1/h(大卡)
五、能效比
1、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单位轴功率的制冷量。轴功率(压缩机的耗功率)指电动机传至压缩机机轴上的功率,主要包括直接用于压缩空气的所耗功率和克服运动机构的摩擦阻力所耗功率。
2、能效比EER:单位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大小。此指标考虑到驱动电机效率对能耗的影响。三级为3.2,二级为3.4,一级为3.6,低于三级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3、多联机节能指标系数IPLV(C):专门针对多联机系统的能效标值。
六、冷媒
1、制冷剂: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如氟利昂R22,氨,新冷媒R407C,
R134a,R410A等。
2、载冷剂:水、盐水、乙二醇、丙二醇等。
七、空调厂家介绍
1、美国品牌:开利、约克、特灵、麦克维尔、顿汉布什等,以水机和风管机为主。
2、日资品牌(韩国等):大金、三菱重工、三菱电机、日立、东芝、富士通、三洋、松下、三星、LG等,以变频多联机为主。
3、国内品牌
(1)传统分体空调生产厂家:格力、美的、海尔等,以生产分体空调起家的,后做中央空调的,生产包括风管机、多联机、水机等全系列产品。
(2)国内传统中央空调厂家:一直以生产中央空调为主的,包括远大、双良、清华同方、盾安、天加等。
(3)工业空调生产厂家:专业生产恒温恒湿等工业用空调的,如五洲、申菱、吉荣等。
八、家中空调配置入门
1、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对于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如下:
夏季:温度 应采用24~28℃; 冬季:温度应采用18~22℃;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0%;
风速 不应大于0.3m/s。 风速不应大于0.2 m/s。
2、不同类型建筑空调面积百分比(参考)
旅馆、饭店 | 70-80% |
办公楼、展览中心 | 65-80% |
剧院、电影院、俱乐部 | 75-85% |
医院 | 15-35% |
百货商店 | 50-60% |
居室套房、别墅 | 60-70% |
3、一般公寓楼的房间面积和负荷配置(经验值)
房间名称 | 客厅 | 餐厅 | 主卧 | 次卧 | 书房 | 卫生间 | 厨房 |
一般面积 m2 | 20-30 | 10-15 | 13-20 | 10-15 | 10-15 | 4-8 | 5-10 |
建议冷负荷 W/m2 | 250-300 | 250-280 | 240-270 | 230-260 | 240-270 | | |
建议地暖负荷 W/m2 | 130-150 | 130-150 | 130 | 130 | 130 | 150-200 | 130 |
一般配置内机机型 | 56-71 | 25-36 | 32-56 | 25-36 | 25-36 | 22 | 22 |
九、水源热泵
1、什么是水源热泵(广义)?
水源热泵采用循环流动于共用管路中的水,从井水、湖泊或河流中抽取的水或在地下盘管中循环流动的水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冷(热)水的设备。(GB/T19409-2003)
2、水源热泵分类
3、水源热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深度在1000 米以内的地下水、地表的河流和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
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
十、空调常用制冷单位换算
l kcal(千卡)=4.19kJ(千焦耳)
1kcal(千卡)=3.969 Btu(英热单位)
l Btu(英热单位)=252 cal(卡)
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
1 RT(美国冷吨)=3024 kca1/h(千卡/时)